广西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东盟艺术学院2026届音乐表演专业赴泰国清迈开展艺术采风:艺术为桥,友谊长青

时间:2025-08-12 来源:艺术学院

   广西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东盟艺术学院2026届音乐表演专业师生代表团远赴泰国清迈,在泰国清迈大学开启了一场为期五天的深度文化交流与艺术采风之旅。此次活动以艺术为纽带,深入体验泰北兰纳文化精髓,促进了两校间的情谊与学术互动。

 

   仪式启程,文化初探

   交流首日6月17日,清迈大学为艺术学院音乐表演专业代表团举行了隆重的开班仪式。在亲切友好的氛围中,两校代表互致问候,共叙合作愿景。随后的语言课堂生动有趣,泰国教师不仅传授了基础泰语,更邀请同学们上台互动展示,课堂气氛热烈。别开生面的“团队搭建积木挑战”迅速拉近了双方学子的距离,在协作与欢笑中筑起友谊的“高塔”。清迈大学的悉心款待贯穿始终,从丰盛的泰式早午餐、特色甜点,到校园导览,无不体现着东道主的热情。当晚的欢迎晚宴将首日推向高潮,师生们一边品尝地道泰北佳肴,一边沉醉于精彩的兰纳传统歌舞与悠扬的民族乐器演奏中。

 

   技艺传承,深入艺术核心

   6月18日,活动进入核心的民族乐器研习阶段。代表团师生分为三个小组,在清迈大学资深艺术导师及学生助教的指导下,系统学习了多种极具代表性的泰北传统乐器:包括凯旋鼓、竹笛、兰纳鼓(Lanna)、拉纳鼓(Ranna)在内的多种泰北代表性乐器。导师们耐心讲解乐器的历史渊源、演奏技法和在兰纳文化中的地位,学生们则全情投入,在反复练习中体会古老乐器的魅力。指尖流淌的不仅是音符,更是对异国艺术的理解与尊重。

   文化浸润,古刹生辉

   6月19日清晨,师生们怀着敬意参与了庄严的泰北传统“拜师仪式”。这一古老礼仪彰显了艺术学习中对师道与传承的尊崇,令代表团成员深受触动。仪式后,师生们首先参访了闪耀着传统工艺之光的银庙,惊叹于其通体银饰镶嵌的精湛技艺;随后探访了象征泰北信仰与文化中心的素贴寺,在壮丽的佛塔中感受历史的厚重与宗教艺术的庄严。随后师生们返回课堂,继续精进乐器演奏技巧,为最终呈现积蓄力量。

   精雕细琢,倾情演绎

   6月20日学习进入深度沉浸阶段—专注于《Saomai》的声乐精研。在清迈大学专业声乐导师的指导下,师生们全身心投入到这首泰北经典歌曲的打磨中。课堂内:导师对歌词发音、音准运用进行细致入微的指导,深入讲解歌曲文化背景与情感内涵,引导学生体会歌曲中蕴含的泰北人民的生活情感与精神特质,不断熟悉旋律,提升演唱的流畅度与表现力。从模仿到逐渐理解其神韵,为最终的舞台呈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份专注与投入,本身就是对泰北艺术最好的致敬。

   学成展艺,情谊永续

   6月21日,活动迎来高潮——汇报演出。上午的紧张排练只为下午的精彩绽放。广西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学子们自信登台,将五日所学所悟,化为鼓点铿锵、笛韵悠扬、歌声婉转,赢得满堂喝彩。在展示所学泰北艺术之余,音乐表演专业代表团精心准备了极具中国特色的音乐节目,当脍炙人口的华语经典歌曲《月亮代表我的心》旋律响起,全体参演学生深情合唱。这首象征着纯洁爱意与深厚友谊的歌,超越了语言的界限,真挚的情感在歌声中流淌,台上台下融为一体,掌声经久不息。这一刻,艺术真正成为了连接心灵的桥梁。演出结束后,清迈大学代表为全体学员颁发了结业证书,标志着本次沉浸式艺术课程的圆满落幕。证书不仅是对学习成果的肯定,更是中泰友谊的美好见证。双方师生在舞台上合影留念,灿烂的笑脸定格了这段难忘的文化交流之旅。


   心手相连,共期未来

   此次意义非凡的采风交流活动,正值中泰两国建交50周年的重要历史时刻。广西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2026届音乐表演专业师生代表团深入泰北腹地,以艺术为媒,深情厚谊,不仅是一次民族艺术技艺的深度学习,更是一场献礼两国半个世纪友谊的文化盛事,这正是广西外国语学院践行“留住中国魂,做好国际人”办学理念的生动写照。艺术无国界,民心永相通。我们坚信,此次以乐会友、以艺通心的清迈之行,必将成为深化两校乃至两地人文交流的新起点。让我们携手并肩,持续为构建更为紧密的中泰命运共同体注入蓬勃的艺术活力与文化动能,共谱友谊长青的美好新篇章!

一审:蔡嘉玲 二审:刘雨萌 三审:梁淑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