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管理案例(五):重燃学业希望,坚定人生道路

时间:2025-08-05 来源:艺术学院

案例简介:

   小怡(化名),因为家庭情况特殊,家人疏于对该生的管理,导致该生对学校学习积极性不高。该生是离异家庭,和父亲一起生活,父亲因工作原因经常出差,对该生几乎没有给予过关注与管理。该生与母亲完全无联系,该生平时日常事务都由继母处理,但由于继母的工作也比较忙,不能及时处理该生事情。该生和家里人有很大隔阂,因为缺乏家里严加管教,导致该生对第一学期的课程毫不在意,觉得用钱可以解决的问题都不叫问题,甚至在英语考试上找了代考。因为种种家庭事件的耽搁,该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全无,甚至不想参与考试,结果到了学期末有多门主要课程不及格。

   案例定性分析:

   此案例反映的是学生因家庭原因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对学校纪律的认识不足等问题。

   问题关键点:

   1.如何获得小怡的信任,让该生主动和辅导员沟通。

   2.如何帮助小怡走出家庭环境,坚定学习信念。

   3.如何引导小怡树立正确的发展方向,科学规划大学生活,回归正确的成长轨道。

   解决思路和实施办法:

   1.建立信任关系:首先,辅导员需与小怡建立信任关系,通过倾听和理解她的困境,为她提供一个安全的倾诉环境。让她感受到被理解和支持,从而愿意开放心扉,接受帮助。在知道该生困难的第一时间,老师立即对学生展开谈话,引导学生主动倾诉自身问题。期间可通过点头示意等方式传递老师对他陈述的尊重,并表示出老师对他的关心和重视,让她感觉到老师对她的关心与支持。

   2.家庭沟通桥梁:主动与小怡的家人沟通,特别是父亲和继母,强调家庭支持的重要性,建议他们增加与小怡的互动时间,共同关注她的成长。在了解到该生家庭情况后,老师也第一时间联系了该生家长,去了解该生的日常生活,和家长共同探讨如何对该生进行进一步的帮助。

   3.学业辅导与规划:为小怡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提供必要的学业辅导,同时帮助她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动力。在与该生谈话过程中,老师也积极引领该生往正确的道路上走,要对自己的选择和未来负责,提高该生的学业积极性。

   4.心理疏导与价值观引导:通过心理咨询等方式,帮助小怡正视家庭问题,调整心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和小怡同学进行积极谈话,帮助该生了解问题所在。同时,强调诚信的重要性,引导她认识到代考的严重后果。在中后期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鼓励学生继续完成学业,为自己负责。

   5.纪律教育与规范:对小怡的违纪行为进行严肃处理,同时进行纪律教育,让她明白遵守学校规定的重要性。同时也鼓励小怡参与社区活动或志愿服务,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其责任感和团队协作能力,安慰该生勇敢面对处分决定,好好表现,积极早日解除处分。

   经验与启示:

   1.小怡的案例凸显了家庭环境对孩子学业态度和心理健康的深远影响。离异家庭背景、缺乏父母的有效关注和管教,是导致小怡学业困境的主要原因之一。针对小怡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和学业成绩落后,及时的学业辅导和心理支持显得尤为重要。同时要通过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和心理咨询,有助于激发她的学习动力,改善学习态度。与小怡建立信任关系,并通过有效的沟通机制了解她的需求和困惑,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这有助于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并确保实施的有效性。

   2.作为一名辅导员,要用爱心、耐心和真心与学生相处,努力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责任感,让他们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学会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在与学生交谈过程中要尊重学生、平等对话,并给予他们帮助和更多的参与机会,让他们从内心里发现你是在帮他,从而信任你,促使他们内心转化,从思想上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小怡同学的学业困境为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启示,提醒辅导员在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的同时,更要关注他们的家庭背景、心理健康和成长需求,为他们提供全面的支持和帮助。

一审:蔡嘉玲 二审:刘雨萌 三审:梁淑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