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简介
小黄(化名),艺术学院大一学生,性格开朗,热爱舞蹈,是班级中的活跃分子。然而,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小黄不慎陷入了网络诈骗的陷阱,被诈骗了2万余元。事情的起因经过如下:小黄在2024年年初开始接触追星,在圈内是有一类人叫签售姐,她们是在周边平台上类似于一直娱的平台,可以购买很多的专辑数量来抽这个签售会,还可以参加明星见面会活动。宗某是在微博平台上比较稍微有点名气的签售姐,小黄就跟宗某下单了其中一个男团的签售补贴专辑。随后小黄自己开团售卖男团卡,但是发现本钱不够,又不敢跟父母借钱,因此在网上发布借钱的讯息,骗子就私聊了小黄,导致被骗了2万余元。小黄被骗后,情绪比较低落。我在得知这一情况后,迅速介入,展开了一系列帮扶工作。
案例定性分析
此案例反映的是大学生因缺乏防骗意识而导致的经济损失和心理困扰问题。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诈骗手段层出不穷,大学生作为社会经验相对较少的群体,往往容易成为诈骗分子的目标。因此,加强大学生的防骗教育,提高其识别和防范诈骗的能力,已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问题关键点
1.如何帮助小黄挽回经济损失或减轻其经济负担。
2.如何引导小黄走出心理阴影,重拾学习信心。
3.如何加强班级乃至全校学生的防骗教育,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解决思路和实施办法
1. 紧急介入,提供心理支持
在得知小黄被骗后,第一时间与其进行了深入交谈,了解其具体情况和心理状态。在交谈中,耐心倾听小黄的诉说,对其遭遇表示同情和理解,并鼓励其积极面对困难,不要因一时的挫折而放弃学业和梦想。同时,还邀请了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老师为小黄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其缓解心理压力和焦虑情绪。
2. 协助交流,争取法律途径挽回损失
鼓励小黄努力收集相关证据材料。在报案过程中,积极与警方沟通,争取警方能够尽快立案调查,为小黄挽回经济损失。同时,我还提醒小黄要保留好相关证据材料,以备后续处理。
3. 加强防骗教育,提高防范意识
针对此次事件,针对带班班级开展了一系列防骗教育活动。通过主题班会、专题讲座、宣传海报等多种形式,向同学们普及了常见的网络诈骗手段及防范措施。同时,我还鼓励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警惕,不要轻信陌生人的信息和要求,遇到可疑情况要及时向学校和警方报告。
经验与启示
1.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心理韧性
在此次事件中,小黄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因此,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提高其心理韧性和应对挫折的能力。同时,还应建立健全心理咨询服务体系,为大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支持和帮助。
2. 强化防骗教育,提高大学生防范意识
网络诈骗已成为当前社会的一大隐患,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的防骗教育,提高他们的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通过定期开展防骗知识讲座、案例分析等活动,让大学生了解常见的网络诈骗手段及防范措施,避免上当受骗。
3. 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大学生成长
在此次事件中,及时与小黄家长进行了沟通,共同关注小黄的成长和心理健康问题。因此,高校应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和合作,共同关注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通过定期家访、家长会等方式,了解大学生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环境,为其提供更加精准的帮助和支持。
4. 建立完善的帮扶机制,为大学生提供全方位支持
高校应建立完善的帮扶机制,为遇到困难和挫折的大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帮助。通过设立奖学金、助学金、勤工俭学岗位等方式,减轻大学生的经济负担;通过提供心理咨询、职业规划等服务,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和就业难题;通过建立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平台,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