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前,陈林棋怀揣母校“留住中国魂,做好国际人”的育人烙印,回到故乡成都。当站上小学讲台,他深刻体认到:艺术学院赋予的艺术火种,必须在基础教育这片“最需要光的土壤”中燎原,正如其笃信的“凡我在处,便是艺术”。作为2017级艺术设计学专业毕业生,他现于成都市泡桐树小学担任美术教师,他以三寸粉笔书写艺术心灵,以丹心践行新时代美育担当——响应成都市“以德立身、以德施教”的教师要求,为培养“身心健康、开拓创新”的未来栋梁奠基。
陈林棋:艺术浸润心灵,践行新时代美育新担当
烙印:火种初燃
在艺术设计学专业的求学生涯中,他始终践行母校“留住中国魂,做好国际人”的育人理念。课堂之外,学生社团与学生会成为锤炼教育能力的熔炉,作为前艺术学院社团骨干,他积极策划学院活动,通过组织成员深入毕业汇演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融合路径。这一过程不仅深化了对中国美学基因的理解,更在实践中习得项目统筹、团队协作与跨文化沟通能力——如策划校级公益晚会需协调130余名成员分工,精准控制布展流程与预算,此类经验为日后设计小学“根基课程”中的非遗美育单元埋下伏笔。
陈林棋(第一排右一)与艺术学院学生会成员合照
陈林棋(右二)与社团成员参与特殊学校艺术活动合照
同时,艺术心连心社团的经历赋予我资源整合与公共表达能力。通过对接特殊学校艺术课程,他用儿童可理解的视觉语言解构抽象艺术概念,此技能直接迁移至现今成都市泡桐树小学的绘本创作课程中。而专业课程中的设计思维训练——如综合材料实验、色彩心理学研习——则系统构建起审美认知框架,他能将艺术学院的前沿方法论转化为小学课堂的“艺术事件”,真正实现“以专业技能点燃美育火种”的初心。
陈林棋(右一)与大学室友毕业合照
陈林棋(左三)2020年4月甘肃西安采风小组师生合照
归巢:沃土深耕
毕业返乡后,他以美术教师身份扎根成都市泡桐树小学,将母校赋予的“中国魂”基因注入基础教育一线。教学实践中,他主动承担学校“根基课程”开发,创新设计新教材单元课,带领学生用综合材料复刻介绍自己的名片,此课程入选青羊区美术新教材教案集编写。同步参与学校文化品牌建设,作为核心成员策划“桐年·时光集”年度主题展:通过统筹“二十四节气与中医药文化儿童绘画长廊”“校园文创设计”等项目,将艺术设计专业素养转化为可视化育人载体,使教学楼公共空间成为浸润式美育现场。
陈林棋参与成都市青羊区美术新教材教案集编写研讨会
陈林棋参与成都市青羊区区级赛课现场
陈林棋作为核心成员策划“桐年·时光集”年度主题展
深度融入学校“五彩人生课程体系”构建,联动国际西班牙学校开发“棋棋与三星堆面具”融合课,学生创作的三星堆风筝成为成都大运会外事礼品。在区域美育实践中表现突出,其课程设计兼具文化根性与国际表达,有效激活了泡桐树小学‘以艺化人’的校本特色。
陈林棋参与“panda成都·华教”西班牙连线课程现场
陈林棋工作课堂照
这些探索印证了求职初心:在母校“做好国际人”理念引领下,我以艺术为媒介,让儿童在文化工坊的泥土芬芳与色彩碰撞中,读懂成都这座城的千年文脉,真正实现“凡我在处,便是艺术”的职业宣言。
燎原:童心绽放
在泡桐树小学的沃土上,他的美育实践终迎硕果。2023年,以非遗创新课例《棋棋和三星堆面具》 斩获“青羊区中小学美术赛课一等奖”。该课程将三星堆面具与现代数字艺术融合,指导学生用AI工具生成“未来青铜面具”概念设计,实现传统文化与科技美学的对话,这一探索被青羊区教育局专题报道,誉为“五育融合的先锋样本”。
在各项学生活动当中,他积极三家斩获佳绩,这些实践印证了我的核心教育理念:美育是点燃而非灌输,是在艺术事件中唤醒儿童对生命之美的共情力。正如冰心所言:“爱在左,责任在右,使穿枝拂叶的学子踏荆棘不觉痛苦,有泪可流却感幸福”。当看到特殊儿童小宇在绘本课上第一次主动举起彩笔,当收到家长手书“感谢您让我的孩子看见世界的色彩”,这些瞬间比任何奖项更珍贵。
陈林棋2024年被评为青羊区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
2024年,他因“以艺化人”的持续探索获评青羊区优秀教育工作者。授奖词强调:“其课程兼具文化根性与时代触角,真正践行了‘凡我在处,便是艺术’的初心。”这既是对过去的肯定,更是未来深耕美育星火的号角——因为每一颗童心的绽放,都是燎原火种最炽热的回响。
星途:永续之光
回望来时路,从大学画室到小学课堂,变的是身份,不变的是对美育唤醒生命的信仰。当孩子用黏土捏出三星堆神鸟的翅膀,当特殊儿童小宇第一次在AI绘画课喊出“我能行”,这些故事让我们确信:教育的光,不在奖杯而在童眸闪烁的星火里。
未来,他将继续做 “追光播种人”;带学生用VR技术复刻孝泉古镇千年古塔,让地方文脉在数字艺术中重生;为特殊儿童开发“会呼吸的绘本”,把树叶拓印、温度感应材料融入触觉艺术;让泡桐树下的美术馆成为没有围墙的乐园,每个孩子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色彩宇宙。
最后,我们以画笔为誓:凡有童心处,我必奔赴;凡有微光处,必有回响。 因为教育最美的作品,永远是下一个春天。
陈林棋(第二排右四)参与校运会团队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