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学院开展第三期“艺馨坊”活动:音乐理论课程教学研讨及AI工具学习与应用

时间:2025-03-24 来源:艺术学院

   3月18日,艺术学院成功开展了第三期“艺馨访”活动,音乐系音乐理论教研室主任罗婉曦老师以《音乐理论课程教学研讨及AI工具学习与应用》为主题,展开了此次活动。本次活动旨在探讨音乐理论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并深入研究了人工智能(AI)工具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前景。音乐理论教研室全体教师参加了会议,围绕曲式与作品分析、视唱练耳教材筛选、即兴伴奏大纲修订以及AI工具的学习与应用等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会议伊始,教研室主任罗婉曦老师对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她指出,当前课程存在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与会教师一致认为,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教师们建议,应增加20世纪现代音乐作品的分析内容,并结合音乐史与音乐美学等跨学科知识,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此外,教师们还提出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多元化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音乐软件辅助教学,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视唱练耳教材筛选环节,教师们对现有教材进行了全面评估,认为其在内容编排、难度梯度和曲目选择等方面存在不足。在会议中,老师们都表示应适当结合国内外教材,根据国内教学实际情况进行改编,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新教材将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音高、节奏和听力技能。

 

   会议还对《即兴伴奏》课程的教学大纲进行了修订。新大纲明确了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和考核方式,特别强调和弦编配、节奏型运用和风格把握等核心技能的培养。此外,大纲还增加了流行音乐、爵士乐等不同风格的即兴伴奏内容,以丰富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在AI工具的学习与应用环节,教师们探讨了如何将这些AI工具融入音乐理论课程教学。例如,利用Deep Seek进行课前准备,帮助学生更高效地理解音乐;通过AIVA、Suno、网易天音等AI工具进行音乐创作,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本次会议为音乐理论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通过引入AI工具,教师们不仅能够丰富教学手段,还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未来,音乐学院将继续探索AI技术与音乐教学的深度融合,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音乐人才,为音乐教育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一审:蔡嘉玲 二审:刘雨萌 三审:梁淑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