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下午,广西外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覃榆媛教师与艺术学院舞蹈系蒙璐、李栗洁、刘建伟等教师在教师教师发展中心艺术学院“艺馨坊”开展思政课程与舞蹈表演专业的有机融入路径探究。
此次交流会,为双方在“校改科研创新”与“思政舞蹈共进”开展全面合作的开端。广西外国语学院作为一所鲜明特色的高校,在“大思政”教育格局大引领下,我校致力于培养具有坚定价值观和扎实专业知识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本次工作坊通过马克思主义学院覃榆媛教师与艺术学院舞蹈系教师班子成员结对子模式,开展“大思政”背景下的AI与舞蹈思政元素大融合,聚焦舞蹈表演专业学生融入思政元素的思政类比赛路径探究,力求通过双方的深度合作,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资源,全面提升我院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和舞蹈专业技能。
会议进行深入探讨。马克思主义学院覃榆媛教师表示本次会议以下三点为切入点进行:1.(舞蹈表演专业学生)思政比赛的方法;2.校改科研的创新;3.思政与舞蹈的共进。内容以第八届全国高校大学生微电影展示活动为例总结2024年我校舞蹈系微电影未进国赛失利点,以及对今年赛事的展望。提出思政与舞蹈结合借助AI动作捕捉技术,融入中国非物质遗产舞蹈构造微电影剧本,将艺术学院舞蹈系学生会跳舞、会表演的优势条件创造“编、思、创、演”一体的短视频,传播舞蹈文化,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艺术学院舞蹈系主任蒙璐老师表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我们应当鼓励学生在课程思政的有效融入策略中进行创新创作,同时强调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剧本创作,以此去做专业上的辅助和思维上的开拓。例如例举各平台网站上的优秀短视频剧本与拍摄手法,可供我们学生作为有利参考。
艺术学院舞蹈系副主任李栗洁老师谈到有着对于此类赛事丰富经验的覃榆媛老师的加入,我们有十足的信心与动力。建议在剧本讨论中加入舞蹈教师专业视角点,辅助学生们引入AI设计辅助工具,启发学生设计思维,同时探讨广西少数民族民间舞蹈中非遗舞蹈加入微电影创作的可行性。
艺术学院舞蹈系刘建伟老师表示在剧本创作中,可以通过我系学子舞蹈表演专业的专业优势,进行实地采风与线上学习AI的舞蹈动作捕捉技术,鼓励学生借助新型技术创造设计理念。
艺术学院舞蹈系陈佳欣老师说到在此次赛事准备中,我们应针对“广西非遗舞蹈如何紧扣思政”、“AI技术如何紧扣舞蹈表演专业”,寻找剧本创作路径。我们可以利用舞蹈艺术中最为重要也是最不可替代的“情感表达”作为切入点指引学生们做好剧本、跳好舞、学好思政。
艺术学院舞蹈系梁爽老师讲到贯穿“以学生为本”理念,将聚焦点落在学生实际学习到的思政内容与舞蹈表演专业知识,收集我系学生们创作的剧本后进行辅助引导。如拓展剧本中的宏观思维,可引导通过学生视角“以史鉴今”去构思包含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与弘扬;或扮演小人物的视角“以小见大”去思考非遗舞蹈在AI技术飞跃发展新时代下的传承与传播。
本次会议参加人员(左起):梁爽、李栗洁、蒙璐、覃榆媛、陈佳欣、刘建伟。
此次交流活动不仅加深了我校艺术学院舞蹈系与马克思主义学院之间的合作,也为双方在思政、艺术教育、创作与研究领域的深度融合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分享经验、探讨创新,双方共同探索了艺术发展的新路径。未来,我们将强调“大思政”的核心要义与舞蹈专业学生的专业实践有机融合,借助当下大趋势既AI技术作为有力工具辅助,以实践创作与赛事为契机,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的综合效应。期待我们马克思主义学院与艺术学院舞蹈系专业应结合自身特点,利用教师们各自专业优势,引导将AI技术深度融入创新创作,以学生为中心,明确剧本创作目标,老师们齐心协力共助学生们再创佳绩,推进艺术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
文:梁爽
图:梁爽
编辑:陈国梅
责任编辑:蔡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