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13日,艺术学院在教师发展中心 408 “艺馨坊”活动室 开展第二十七期 “艺馨坊” 活动 ——《建筑设计》课程研讨会,会议由吴思晗老师主持,相关课程教师参与,聚焦课程优化与新学科设计人才培养展开深入研讨。

研讨会明确《建筑设计》课程定位,指出其作为艺术感知与工程逻辑的桥梁,需契合国家新型城镇化、双碳战略及文化自信需求,培养兼具空间想象力、环境责任感与人文修养的人才,回应社会对设计师 “审美 + 技术 + 伦理” 的能力期待。会上剖析学情,非建筑背景学生占比大幅上升,存在空间尺度感弱等短板,且学生方案创意强但落地思维不足,为此确定 “横向补基础、纵向强整合” 的成长路径。

活动分享了 OBE 导向设计、“理论 × 实践 × 竞赛” 双环融合、数字技术赋能三类创新教学模式,展示小型东盟文化中心设计等实践成果,近两届学生省级以上奖项比例显著提升。同时梳理任务密度高、跨专业沟通难等问题,提出翻转课堂、本科生导师制等改进对策,并探讨生成式 AI 教学应用前景与风险,明确青年教师企业挂职制度。
此次研讨活动为《建筑设计》课程优化明确方向,将推动课程质量提升,助力培养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新学科设计人才。